印染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印染技术 染色技术

提高还原染料轧染色光稳定性的几个要素(二)

发布时间:08-31 11:49   来源:来源  点击:   发表评论

三、轧染的工艺问题

还原染料在实用性能上,存在着三大缺陷:

第一,不同结构的染料,其还原的难易程度,相差甚远;

第二,不同结构的染料,其氧化的难易程度,相差甚疏;

第三,不同结构的染料,其皂洗的色变性能,相差很大。

这三大缺陷,在连续轧染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它们是影响还原染料色光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1、染料的正常还原问题

众所周知,还原染料必须还原成可溶性的隐色体才能上染,而不同结构的还原染料,其隐色体的还原负电位相差很大。

比如,还原黄G的还原负电位最低(-64mv).最容易还原。

还原橄榄R的还原负电位最高(-927mv),最难还原。

传统的还原剂保险粉,在20g/l、60℃时的还原负电位(实测值)为1080-mv,因而它能将所有的还原染料还原成隐色体。在连续轧染中,由于汽蒸温度高(100-102℃),保险粉20g/l的还原负电位(实测值)短时间内可达1135-mv左右,比还原染料正常还原所需的还原电位负值,要高得多。因而轧染时,一旦烧碱-保险粉浓度过高,常用还原染料中的一些容易“过还原”的黄蒽酮蒽醌染料(如还原黄G)、兰蒽酮蒽醌染料(如还原兰RSN、还原兰BC等),就容易发生“过还原”现象。

一些含酰胺基结构的还原染料,如还原棕R、还原橄榄R等,在烧碱-保险粉浓度过高时,还可能发生水解,生成色泽较深的氨基化合物,。

当前,市场上推出了一些保险粉的替代品,具有使用量少、耐热性好、成本较低的特点,但是必须注意,这类还原剂均为复配物,其中含有二氧化硫脲(简称TD,学名甲脒亚磺酸)。

二氧化硫脲的还原性比保险粉强,在浓度5g/l、烧碱(100%)15g/l、温度100℃时的还原负电位可达1220-mv(实测值)。因此一些黄蒽酮与兰葸酮类的蒽醌染料,更容易产生“过还原”现象。

染料还原过度,会使色光显著异变(上染率与色牢度也会同时降低)。

比如还原兰RSN,过还原后其色光会严重变萎变暗,红亮的兰光甚至可以完全消失。

还原兰BC过还原(脱卤)后,会由兰光漂兰变为红光宝蓝(实际变成兰RSN),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过还原”引起的色光变化,基本上是不可逆的,即使经氧化也无法恢复。

因此还原染料轧染配制还原液时,一定要注意二点:

(1)烧碱-保险粉浓度一定要适当,“浓度越高色光稳定性越好”的想法和做法,是不符合实际的。

(2)对保险粉的替代品,黄蒽酮与兰蒽酮类的蒽醌染料,最好不用,其他类染料也应在实验的基础上谨慎使用。

2、染料的正常氧化问题

不同结构的还原染料,其氧化速度不同。有些还原染料的隐色体,氧化速度很快,汽蒸后只要经水洗、透风就可完成氧化。比如:蓝蒽酮蒽醌染料中的还原蓝RSN、还原漂蓝BC、还原艳蓝3G、还原蓝GCDN等;紫蒽酮蒽醌染料中的还原艳绿FFB、还原艳绿2G、还原深蓝BO等;咔唑蒽醌染料中的还原橄榄绿B、还原卡其2G等。其中有些染料,在氧化条件较强的情况下,甚至会发生“过氧化”,使色泽显著变暗,色光失去真实性。但有些还原染料的隐色体氧化速度却很慢,比如蒽醌染料中的还原艳橙RK;硫靛染料中的还原桃红R、还原红青莲RH;黄蒽酮染料中的还原黄G等。这些氧化速度特慢的染料,必须采用氧化剂氧化才行。

由于不同结构的还原染料,其氧化速度相差悬殊,在实际生产中,氧化工艺往往顾此失彼,造成色光的稳定性。

比如还原黄G,它是还原染料拼色轧染中不可缺少的黄色染料,但它的氧化速度特慢,常常因氧化条件与其氧化性能不适应(如汽蒸后水洗去碱太净、氧化剂浓度不足、氧化温度过低、染色车速过快等),表现出氧化迟钝、氧化不足,在水洗皂洗过程中,落色较多(常常被误认为色牢度不好),其结果因上色量不稳定而导致拼色色光波动性大。

为此,在还原染料连续轧染中要注意三点:

(1)氧化速度特快,且易“过氧化”的染料,尽量不与氧化速度特慢的染料拼染,以免氧化条件顾此失彼。

(2)要根据染料的氧化性能,来调节汽蒸后冷水冲洗的去碱程度。因为染料隐色体比隐色酸的氧化速度更快,所以对氧化速度慢的染料而言,织物带适当的碱度,更容易实现充分氧化。对氧化速度快的染料而言,则织物带碱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发生“过氧化”。

(3)为了使氧化性能不同的染料均能实现”正常氧化”,确保色光艳丽、纯正,连续轧染时,不宜采用水洗、透风氧化法,而适合采用双氧水氧化法。因为双氧水在弱碱性条件下,氧化温和,不致引起染料的“过氧化”。

经验条件为:100% H2O2 l~1.5g/L

氧化温度50±2℃

氧化时间25-30s(相当一格平洗槽+透风氧化或二格平洗槽串联氧化)

3、染料的皂洗变色问题

还原染料与活性染料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是还原染料具有突出的“皂洗效应”。所谓“皂洗效应”,就是染着在纤维上的还原染料经高温湿热处理(皂洗、水洗、烘干等),会发生深浅、色光的变化。实践表明,多数还原染料“皂洗效应”明显。

常用还原染料皂洗前后色光的变化

染料名称

皂洗前后色光变化

染料名称

皂洗前后色光变化

橄榄绿B

黄棕光消失,明显发蓝光

灰BG

明显转红光,有浅色效应

深蓝BO

蓝光消褪,变红莲色光

蓝RSN

蓝青光消褪,变红光亮蓝

深蓝VB

蓝灰光消失,变红光暗蓝

灰BM

红光消褪,转青灰光

黄G

红光加重,较艳亮

桃红R

显著转黄光

艳紫2R

转红光

蓝GCDN

显著转红光

漂蓝BC

红光加重

艳绿FFB

蓝光加重

卡其2G

显著转绿

棕G

转灰绿光

棕GG

转灰绿光

棕RRD

显著变红

棕BR

黄光加重

棕R

变艳亮

  • 上一篇:
  • 下一篇:

(责任编辑:作者)

分享到:
还剩 140我有话要说:
您必须先登录才能发布信息!
 

发布商家

  • 店铺名称
  • 联系人:  
  • 电话:
  • 手机:
  • 传真:
  •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