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3328―2009《机染整设备织学生服》标准已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公布之时并未声明替代原有的标准,也就是行业标准FZ/T 81003―2003《儿童服装、学生服》未被废止,因为FZ/T 81003―2003含有对儿童服装的考核。但根据标准化法规定,在公布国家标准之后,该项行业标准即行废止。故FZ/T 81003―2003《儿童服装、学生服》是否还可以对学生服进行考核,建议相关归口单位及时给予说明。新的标准将学生服从儿童服装中分离出来单独考核,更具有针对性。本文通过比较两份标准,找出了它们在一些方面不一致的地方,现归纳出来,以供探讨。
1范围不同
GB/T 23328―2009删去了“成批生产”等字样,因为行业标准大多指导企业生产,而此标准不仅仅只针对企业生产的成批产品,也适用于其他场合的产品,如市场的商品,抽查的样品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不同
GB/T 23328-2009将旧标准颁布前后陆续发布的未收录的普遍性适用标准归入其中(见表1),使之更加完善,同时也针对新标准变更或新增的一些项目又引用了部分标准(见表2)。这些标准都是无年代号的引用,以适用于各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避免了所引用标准在更新后还需要各方协商探讨的环节,做到了统一。
表1新标准收录的普遍性适用标准
标准号
名称
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与判定
GB/T 17592―2006
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GB 18401―2003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FZ/T 01053―2007
纺织品纤维含量标识
FZ/T01057-2007(所有部分)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FZ/T 01095―2002
纺织品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
FZ/T 80004―2006
服装成品出厂检验规则
表2新标准中因增加或更改的项目而引用的标准
标准号
名称
GB/T 4841.3―2006
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
GB/T 5713―1997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GB/T 9995―1997
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烘箱干燥法
GB/T 21295―2007
服装理化性能的技术要求
3 GB/T 23328―2009新增项目新增了直接接触皮肤类主面料回潮率的规定(现行标准为GB/T 9995―1997),即优等品≥5.0%,一等品≥3.0%,合格品≥1.0%。因为大多数校服生产厂家是规模不大的小工厂,春秋季服装及夏季的下装多采用不易变形、耐磨耐洗、不易脱色的涤纶等化纤面料,缺点是对皮肤无亲和性,不吸汗透气,易生静电,严重的还会皮肤过敏。由于GB/T 23328―2009标准规定合格品的回潮率都要求控制在1%以上,而涤纶的回潮率仅仅在0.4%,这样间接决定了夏季及春秋季贴身单装是不能用纯涤纶面料,保证了学生服的质量。
4 GB/T 23328―2009在原标准基础上完善的项目
4.1使用说明中执行的规定增加了按GB 18401―2003进行判定。
4.2对原料成分含量从应当与使用说明上标注的内容相符改为按FZ/T 01053―2007的规定,表述更加完善。FZ/T 01053―2007规定,只要含量允差在一定范围内都是符合的。而且在检验使用说明项目时,又会要求标注的成分含量符合实际的检测值。
4.3色牢度项目
(1)增加了耐水色牢度指标(GB/T 5713―1997):优等品≥4级,一等品≥3~4级,合格品≥3级。尽管大部分产品标准都有耐皂洗色牢度要求,但耐皂洗色牢度与耐水色牢度的级别并非具有相关性,两者无替代性。
(2)对深色产品的一等品、合格品耐湿摩擦色牢度的要求允许降半级,即深色的一等品从≥3~4级改为≥3级,深色的合格品从≥3级改为≥2~3级,更符合实际检验结果,也与其他产品标准趋于一致。而且GB 18401―2003并未规定耐湿摩色牢度,放宽指标也是合情合理。又因为分散染料染色的纯涤纶面料耐湿摩擦色牢度能达到原来的标准要求,但是GB/T 23328―2009标准间接规定了直接接触皮肤类产品不能用纯涤纶面料,要用价格较高的混纺面料已达到回潮率的要求,因此可能会有工厂采用价低而湿牢度不好的染料染色,存在安全隐患,故降低耐湿摩色牢度指标也是对新规定回潮率指标的一个呼应。
(3)增加了对里料和绣花线的考核,里料耐干摩擦色牢度≥3~4级,沾色色牢度≥3级;绣花线耐洗沾色色牢度≥3级。里料如果为直接接触皮肤类,染料是否容易脱色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若绣花线易掉色,就会在洗涤时沾污面料。
(4)耐光色牢度强调了用方法3。该方法适用于核对与某种性能规格是否一致,允许试样只与两块蓝色羊毛标样一起暴晒。比方法1和2简便。此不详述。
4.4甲醛项目强调了有印花产品应单独做印花部位的含量,试验结果取最高者。因为印花时所加的助剂或后整理时产生的副反应产物中很可能甲醛超标,特别是未经水洗的产品[1]。
4.5安全技术类别中完善了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检测标准GB/T 17592―2006。因学生服多拼接有深色面料(如大红色),生产校服的小工厂为节约成本很可能购进廉价的印染面料(比如直接染料),存在危害身体健康的禁用偶氮染料的可能。
4.6规格尺寸偏差将裙长纳入裤长一起考核,把学生服中的女式裙装纳入了,更加完善。同时考虑到青少年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每项偏差均提高了一定幅度。具体数值见表3。
表3规格尺寸偏差比较cm
项目
FZ/T 81003―2003
GB/T 23328―2009
胸围
±1.5
±2.0
腰围
±0.7
±2.0
领大
±0.6
±0.8
总肩宽
±0.6
±1.0
装袖长
±0.6
±1.2
连肩袖长
±1.0
±1.5
短袖长
±0.8
-
4.7水洗尺寸变化率新增了腰围、裤长、裙长指标。因为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下装的缩水过大比上装更为严重。而且该项目新增了有倒涨的情况处理(取收缩或倒涨的两件均值),也同时将数字指标改为大于一个负数,这样的修改使标准更加完善,并且新增了洗后外观项目。如表4所示。表4水洗尺寸变化率比较
FZ/T 81003―2003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领大
≤1.0%
≤1.5%
≤2.0%
≥-1.0%
≥-1.5%
≥-2.0%
胸围
≤2.0%
≤2.5%
≤3.0%
≥-1.5%
≥-2.0%
≥-2.5%
衣长
≥-1.5%
≥-2.5%
≥-3.5%
腰围
―
≥-1.0%
≥-1.5%
≥-2.0%
裤长
≥-1.5%
≥-2.5%
≥-3.5%
裙长
≥-1.5%
≥-2.5%
≥-3.5%
4.8纰裂和裤后裆缝接缝强力指标明确了按GB/T 21295服装理化性能的指标规定4.9对原料的要求中,比如衬布增加了与面料性能、色泽相近的规定,缝线绣花线增加了缩率应与面料相近的规定。纽扣更突出了安全性能,强调了外表光滑、无利边利角,符合新出台的童装安全性能的要求,对低年级小学生尤其适用。
[pagebreak]其他变化较多且较繁琐的有外观疵点划分部位,缝制规定,外观及缝制质量的缺陷判定依据等,因主要以文字表述,故此不赘述。
5 GB/T 23328――2009在原标准基础上减少的项目
5.1减少了干洗缩率与起皱规定,因为FZ/T 81003―2003不仅包括学生服,也包括其他儿童服装。而单纯的学生服一般不需干洗。
5.2减少了耐干洗色牢度与耐唾液色牢度指标。同样是因FZ/T 81003―2003中的耐唾液色牢度也仅针对2周岁以下的婴幼儿服装。
5.3染整设备 FZ/T 81003―2003强调了学生服中的衬衫、连衣裙、裙套、棉服装、羽绒服装等分别按相应产品标准执行,而产品标准中未提及的指标按FZ/T 81003―2003执行。而GB/T 23328―2009未提及这种说法,也就是暗示了对于本标准与其他产品标准中相同的考核项目但又不同的技术指标一律按本标准执行。但并未说明如果遇到有本标准中没有的考核项目该如何处理的问题,笔者认为这是新标准不太完善之处。
5.4检验分类中删掉了“一般型式”检验,保留了出厂检验与型式检验。因为一般型式检验与型式检验差别不大,只是少了纰裂和裤后裆缝接缝强力指标。
5.5减少了覆粘合衬部位剥离强度的指标。
6外观质量部分的规定
其他变化较多且较繁琐的主要为外观质量部分,详见表5。
表5 GB/T 23328―2009与FZ/T 81003―2003外观质量部分及其他项目的差异比较
7结语
GB/T 23328―2009与FZ/T 81003―200染整设备3《儿童服装、学生服》相比,新增了直接接触皮肤类面料回潮率规定,进一步完善了色牢度、甲醛、水洗尺寸变化率等项目,不同程度的更改了外观质量、规格尺寸偏差、起毛起球、样本判定等项目,也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项目,但未说明若有新标准中未提及到的项目(比如羽绒服某些项目等)是否该参照其他类似产品标准的规定,这是标准制定的未考虑之处。建议遇到此类情况时还是应该参照其他产品标准执行。
新标准最具人性化的方面就是新增了直接接触皮肤类产品面料的回潮率规定,这为其他产品标准的更新提供了可借鉴之处。在检测时,将此项目纳入考核范围,可间接引导学生服生产企业在生产时要有以人为本的理念,除了基本的安全性能外,还要考虑服装的舒适性。这也是以后相关单位在执法检查时应注意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金淑娟,吴丽.浅谈取样部位对测定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影响[J].中国纤检,2008(1):48-49.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