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印染资讯 成功案例

关于创新丨 这些纺企用“三大法宝”实现蜕变

发布时间:05-04 15:13   来源:中国纺织报  点击:

近年来,全国各个行业一直都在强调创新,有人觉得创新已是老生常谈,我们为什么如此强调创新?关于创新,其实还有很多你我不知道的事。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7全球创新指数GII》,中国的排名第22位,比去年上升3个名次,是历史排名最高的一次。排名靠前的国家依次是瑞士、瑞典、荷兰、美国、英国、丹麦、新加坡、芬兰、德国、爱尔兰、韩国、卢森堡、冰岛、日本、法国、以色列等。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中国的排名第17位,比去年上升1位,也是历史排名最好的一次。

  工信部部长苗圩曾指出,在全球制造业的四级梯队中,中国处于第三梯队,第一梯队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梯队是高端制造领域,包括欧盟、日本;第三梯队是中低端制造领域,主要是一些新兴国家,包括中国。而且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有根本性改变,要成为制造强国至少要再努力30年。

  在大众创新的路上,纺织行业不能落后。现今,纺织行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然而对于应如何鼓励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很多企业还未寻求到合理的途径。为此,3家在创新方面小有成就的企业畅谈经验,以期带给同行一些新灵感。

  无锡一棉:“改变格局”法

  随着纺织企业新旧动能转化进程的加快,新设备层出不穷,重新塑造着产业格局。近年来,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坚持推进智能制造,公司纺纱车间偌大的厂房中,除了机器外只有寥寥数人在从事巡视和简单操作,完全是一幅“鲜见人踪影,但闻机杼声”的画面。

  “一直以来,纺织业被不少人认为是‘低端、低效、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但在我看来,越是传统的产业就越有生命力。”无锡一棉董事长、党委书记周晔珺说,无锡一棉计划这两年继续加强技改方面的工作,以期实现每1万纱锭用工5至8人的目标,达到世界最先进的水平。

  然而,无锡一棉的“智能制造”并不仅是简单的“机器换人”,妥善处理好人机关系也是企业改变现有用工格局的关键。无锡一棉认识到,面对员工代际更替,公司需要重点提升对新生代职工的吸引力,探索合理的人机协作模式。

  毕业于江南大学的员工李昊说道:“现在无锡一棉对一线操作人员的需求连年减少,与此同时,对设备维护保养、技术研发等具有专业性知识和技能的高端人才需求日益增多。”无锡一棉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对企业原有的用工方式造成了很大冲击,技改后的机器设备与人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稳定性,这必然会淘汰一些落后岗位,挤出部分劳动力,无锡一棉能够研究并解决好“机器可以做哪些工作,员工更适合哪些任务”这一问题,从而培养机器无可替代的劳动力。

  恒力化纤:“物质奖励”法

  前不久,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A区POY车间的工程师陈德伟从公司领到了1万元奖金,这是公司作为奖励员工创新发明的专项奖金。在恒力,像陈德伟这样喜欢创新发明的员工有很多。恒力化纤的职工为什么如此热衷于为企业创新发展做贡献?

  除了其拥有成熟的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激励职工发挥创新精神的奖励机制。

  “我们公司非常重视培养员工的自主创新能力,我本身就很喜欢动手实践,加上企业的支持,就更有信心投入创新发明的工作中了。”据陈德伟介绍,他们团队授权的这项发明专利名叫“一种中空加‘U’形涤纶拉伸变形丝及其制备方法”,与之前的实心丝相比,这种新开发的U型中空丝具有量轻、保温、吸湿快干等多种特性,更适合织成运动、保温类面料。

  有了政策的支持,企业获得专利的职工层出不穷,恒力化纤企管办主任汤方明说:“为了鼓励更多的车间技术人员关注创新,多进行创新,从去年开始,对于当年专利年授权达5件及以上的发明人,公司还特别设立‘专利申请突出贡献奖’予以额外奖励”。

  恒力化纤长丝E区工程师罗凯敏就拿到了这笔奖金。2017年,他授权了“一种喷丝板固定装置”等6件实用新型专利。罗凯敏的业余爱好是下象棋,喜欢动脑的他在车间也善于观察,喜欢探索。“看到有些工具使用效率低,我就会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能不能发明使用效率更高的工具?”罗凯敏说,“之前的装置每次只能夹一块喷丝板,‘一种喷丝板固定装置’可以同时夹一排喷丝板,根据需要可以6个,也可以7个,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苏丝股份:“借助外力”法

  为了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创新型技术人才队伍,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借助外力”的方法给职工更多与外界人才交流的机会。这些年来,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引进专家讲师,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企业的提质增效带来切实收获。

  去年,台湾辅仁大学的师生们走进苏丝股份,与公司的生产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学习。双方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共同进行丝绸服装的设计、加工制作,一起在服装设计领域不断创新。苏丝股份总经理苏伟表示:“这种合作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可以帮助我们查找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使我们在设计方面的一些理念、设计技巧和设计实战都得到了有效提升。”此外,为了加强企业的人才培养工作,苏丝股份邀请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院校教授来公司举办培训班,同时选拔技术骨干赴东华大学、苏州大学丝绸学院等院校学习深造,“引进来”与“走出去”双管齐下,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基本成形。

  在提升企业攻坚克难的能力上,公司“借外力”这一原则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为解决丝绸成品的色牢度问题,苏丝股份成立了色纺绢丝新产品攻关组。他们先后邀请了德国和法国专家来公司进行染色工艺技术指导,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添置了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德国倍捻机等细纱设备,为色纺绢丝新产品的成功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在巩固现有绢丝和绢绸系列产品的同时,还不断研发环保型的丝绸产品。公司通过引进意大利康斯坦丁设计团队,先后开发成功了丝绸家纺、居家服、服饰和服装等四大类丝绸新产品,投放市场后,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下一篇:
  • 上一篇: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在线投稿

头条推荐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