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印花的生态要求
目前,比较印花纺织品及其生产方法的环境和生态负荷有六个因素,即原材料消耗、能量消耗、土地利用、在空气与水和土壤中的排放、危险物质的使用、可能产生的危险(例如运输和使用等)。大量实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涂料印花方法的能耗、原材料消耗以及对土地的要求都要比使用得较多的活性染料印花低,这是因为涂料印花后取消了后洗涤工序、减少了产生环境和生态负荷的源泉、减少了废水和发生事故的危险性。
显然,涂料印花具有下列四个突出的特点:较低的生产成本和简单的生产工艺;适用性强,不仅能得到要求的印花效果,而且几乎毫无疑问地适用于所有的纤维类型;在宽阔的范围包括色泽、手感和牢度等几乎不再与活性染料印花的水平相区别;低的环境和生态负荷,节能节时又比较安全。
因此涂料印花应用面不断扩大,再加上其生态保护性能不断提高,今天已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技术水平,而且获得在印花纺织品中的主导地位。据统计,在当今全世界的印花织物中涂料印花超过了55%(活性染料印花占24%、还原染料印花的比例不到5%等),其中,美国占80%,印度为60%,我国约为 20%。
虽然涂料印花有许多生态保护上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一系列值得注意的重要问题。
生产废气的污染问题
在涂料印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里,含有的重要物质和它们的产生源泉涉及到:(1)矿物油产生源泉:煤油、糊状合成增稠剂、柔软剂、消泡剂; (2)甲醛产生源:粘合剂、固着剂、防腐剂;(3)单体产生源泉:粘合剂、固着剂、增稠剂;(4)烟雾产生源:糊状合成增稠剂、柔弱剂、尿素、乙二醇; (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产生源:煤油、糊状合成增稠剂、柔软剂、消泡剂、乙二醇。
由于考虑到对涂料印花织物越来越高的牢度要求,目前国外的很多粘合剂仍在使用低甲醛的三聚氰胺类树脂固着剂,国内多数企业生产的粘合剂的自交联单体也仍沿用N-羟甲基丙烯酰胺(占单体总量的3%~5%),它们在焙烘和储藏过程中会释放出游离甲醛,使印花织物上的游离甲醛含量很难确保在检测限度以下,还有用于拔染印花的还原剂大都含有甲醛,因此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印花色浆的毒物学问题
涂料印花色浆是由颜料、分散剂、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和润湿剂)和水经高速预分散后再经高剪切力机械研磨加工而成的颜料浆状体,颜料除黑(碳黑)、白(钛白粉)之外,其他色谱均为有机颜料,按化学结构分有偶氮型、杂环型和酞箐结构,其中以偶氮颜料居多,大部分的黄、橙、红色均为此类,杂环类颜料以红、紫色为主,而酞箐结构的颜料是蓝色和绿色的颜料。
受禁用的致癌芳香胺影响最大的是偶氮颜料,涉及的致癌芳香胺主要有三种即3、3′—氯联苯胺(DCB)、3、3′—二甲基联苯胺(DMB)和2—甲基-5-硝基苯胺(大红G培司),关系到国内的的黄、橙、红、紫、棕等21个不同商品牌号的产品。
目前用3.3′—二氯联苯胺和3.3′—二甲基联苯胺制成的有机颜料都被证明在标准检测条件下检测不出因内源代谢裂解产生的致癌芳香胺,因此没有会产生肿瘤的活性即不具有致癌性。但研究发现,若使用一个过量的、强碱性的甲醇和氨的混合物即用比标准检测法更苛刻的条件进行检测,可以发现某些用 3.3′—二氯联苯胺制成的偶氮颜料仍会裂解产生超过界限值的致癌芳香胺。而且这种裂解不仅与颜料结构有关,还与应用方法和印染的质量有关包括所用的粘合剂体系、颜色深度和织物等因素。
在后配额时代,随着国际市场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仅仅依靠稳定、一流的产品品质还不足以使企业顺利进入广阔的国际市场。为了与国际市场尽快接轨,这就要求纺织印花行业注意在生产加工时的生态要求,以及纺织品对人体的毒物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