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网上称某上市公司股票12天9涨停,在很多纺织、服装群里炸锅之后,究其原因,竟是这个公司发布了抗菌抗病毒的面料技术(起初还宣传抗新冠),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并疯狂炒作。
平心而论,作为传统的纺织人很能明白其中的道道,什么抗菌抗病毒,笑笑就行。
言归正传,说说我们时常针对抗菌技术进行讨论,但这个术语究竟是什么意思?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值得您关注?
我们先科普几个词语
抗菌(anti-microbial):是一个泛指名词,包括灭菌、杀菌、消毒、抑菌、防霉、防腐等。
灭菌(sterilization):指将待处理体系中的所有微生物包括微生物的孢子等生态形式都完全除去或使之丧失活性的过程。
杀菌(microbiocide):指将待处理体系中的微生物营养体和繁殖体杀死的过程。
消毒(disinfection):指破坏待处理体系中微生物的过程,但消毒过程一般对微生物孢子无效,消毒不需要杀灭体系中所有的微生物,只要达到预定的要求,一般需要将体系中的致病和条件致病的微生物除去或使之丧失活性。
抑菌(bacteriostasis):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抑制待处理体系中微生物的活性,使之繁殖能力降低或体质繁殖的过程。
防腐(antisepsis):指采取一定措施防止物品性能因微生物的破坏而下降的过程和技术。
项目 |
分类 |
菌种 |
细菌 |
革兰氏阳性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杆菌、芽孢杆菌、李斯特氏菌、链球菌、肠球菌和梭菌等 |
革兰氏阴性菌 |
变形杆菌、痢疾杆菌、肺炎杆菌、布氏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不动杆菌属、耶尔森菌属、嗜肺军团菌、百日咳杆菌、副百日咳杆菌、志贺菌属、巴斯德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性杆菌等 | |
真菌 |
黑曲霉、黄曲霉、变色曲霉、桔青霉、绿色木霉、球毛壳霉、白色念珠菌、铁锈色小孢子菌、孢子丝菌 |
①破坏:与细菌细胞内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以破坏其机能;
②失活:使细胞内各种代谢失活;
③电势:通过电荷吸附作用使细菌细胞壁破裂;
④抑制:破坏细胞内能量释放体系抑制酵素系统的活性;
⑤加速:加快磷酸氧化还原体系以打乱细胞正常生长体系;
⑥阻碍:阻止电子转移系统及生成氨基酸转酯;
⑦干扰合成:抑制孢子生成,阻断DNA合成,抑制其生长。
① 无机抗菌
指以银、铜、锌等金属或其离子,采用离子交换、物理吸附、合金化或者化合等方法,附载于纤维或者织物上。利用金属离子的抗菌能力,通过缓释作用达到长效抑菌的目的。还有一类光催化的TiO2,也有很好的抗菌效果。
金属离子的抗菌性能强弱一般有如下顺序:
Ag+>Hg2+>Cu2+>Cd2+>Cr3+>Ni2+>Pb2+>Co2+>Zn2+>Fe3+
② 有机抗菌
是有抗菌作用的酰基苯胺类、咪唑类、噻唑类、异噻唑酮衍生物、季铵盐类、双呱类、酚类、香草醛或乙基香草醛类化合物,以及人工合成抗生素等有机系抗菌材料。
③ 天然植物及动物源抗菌
牡丹皮、花椒、辣椒、蒜、山嵛、孟宗竹、薄荷、柠檬叶、板蓝根等的提取物,木棉、麻、竹、蟹和虾中提炼的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多肽化合物等。天然抗菌材料安全性好,但是受加工载体、产量、提取纯度影响,抗菌效果也受一定的限制。
抗菌纤维:
将无机、有机、或者天然抗菌材料的提取物通过纺丝的形式加入纤维内部,而且基本没有溶出性的危险,基本上可以做到永久耐洗(100次以上);现在基本上所有的纤维都可以做到,涤纶、锦纶、氨纶、黏胶、莱赛尔等均有抗菌纤维产品。
抗菌助剂整理:
这个可以说是最廉价的加工了,只要从各大染化助剂企业买来抗菌剂,以浸轧、喷涂、涂层等方式直接过下定型烘干即可,高效、便宜。最大缺点就是耐洗性比较差。
辐照抗菌:
这是近几年新出的抗菌方式,以物理波照射形式,约6-8小时可以做到很好的抗菌效果,直接干到5A标准(团标),但是对人体的安全性,还有待持续验证(若有需要,可单独沟通),我们不排除所有的新科技。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FZ/T 73023-2006 |
抗菌针织品( D.7:吸收法) |
FZ/T 73023-2006 |
抗菌针织品( D.8:振荡法) |
GB/T 20944.1-2007 |
抗菌性能的评价第1部分:琼脂平皿扩散法 |
GB/T 20944.2-2007 |
抗菌性能的评价第2部分:吸收法 |
GB/T 20944.3-2008 |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 |
AATCC 100:2012 |
后整理抗菌织物的抗菌性评价 |
AATCC 147:2016 |
织物的抗菌性能评价-平行条纹法(溶出型) |
ASTM E2149a-2013 |
振荡接触条件下非溶出型抗菌剂加工产品的抗菌性能测试 |
ISO 20743:2013 |
纺织品-抗菌产品抗菌性能评价(吸收法) |
ISO 20645:2004 |
纺织品抗菌性能评价-琼脂平板扩散法 |
JIS L 1902:2015 |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检测和评价 |
AATCC 30-2017 |
织物抗真菌性能评价-抑制织物的霉变 |
AATCC 174-2016 |
地毯的抗菌性能测试 |
ASTM D4576-2016 |
蓝色原料(皮革)抗霉菌生长的测试方法 |
ASTM E2180 - 18 |
高分子材料或疏水材料中抗菌剂的抗菌性能 |
GB/T 24346-2009 |
纺织品防霉性能的评价 |
JIS Z2801:2010(AMD2012) |
抗菌加工制品抗菌性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
ASTM G21-2015 |
合成聚合材料抗霉性测定规程 |
ISO 22196:2011 |
塑料及其它无孔制品表面抗菌性能评价方法 |
很多助剂、或者做抗菌材料的公司喜欢做各种认证,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安全性,但是作为消费者来说,还是要明辨是非,不要为商家所迷惑。以下几点,作为参考:
1、溶出性。就是可以迁移到织物之外、包括水洗、穿着过程转移到人体上。没有溶出最好。
2、急速经口毒性测试;
3、皮肤过敏性测试;
4、生殖毒性测试;
5、皮肤刺激性测试;
来源:Magic Fashion
(责任编辑: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