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市场需求对工艺制定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的稳定性,工艺不会经常变化,但也不能墨守成规。因为市场会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国际经济环境而改变,企业在产品质量、环保等方面的追求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质量成本、清洁生产成本和成品售价方面相应也在不断变化。工艺制定必须顺应这种变化,才能既满足市场需求,又能使企业持续发展。
5.1 绿色需求推动节能环保工艺
当今,纺织染整业的趋势是绿色纺织品标准更加严格,环保要求日益升级,节能减排势在必行。这就促使工艺设计必须使用环保型、高性能的染化料助剂,选择高效节能、省水省科、余热回用、自动化控制的设备,致力于开发冷堆、短流程、提高上染率、少水或无水、少盐或无盐的加工工艺;提高对排放、余料、/跑冒滴漏0、耗能、仿样次数、自控平台的管理水平。
5.2 质量要求促进高的十牛价比工艺
近年来,越来越严格复杂的质量要求,给染整企业带来更高的难度。外观方面,对产品的光洁度(死棉、纱头、萝卜丝等),色纯度(阴阳面、表面聚焦、环染等),均匀度(露底、黄白档、条花等),色差(对版准确性、左中右色差、匹差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内在质量方面,要求的色牢度项目越来越多,牢度指标越来越高。
因此,工艺的制定要全面考虑,比如皂洗、干摩和汗渍等牢度不达标,可通过重新水洗、助剂处理等方式补救;如果耐汗光、日晒牢度等指标不达标,需剥色后重新采用高性能染料染色。因此,一定要了解订单的要求,分析可能的难点,再选择合适的染化料,制订合理的工艺。
5.3 市场的个性需求成就多元工艺
近年来,Tencel纤维、牛奶纤维、大豆纤维、竹浆纤维、超细纤维、吸湿排汗纤维、PTT纤维、聚乳酸纤维、甲壳素纤维等各种环保性和功能性纤维的大量涌现,再加上新型纤维与传统纤维的组合,使得多组分纤维面料日趋普及。因而,近几年对各种新纤维及多组分纤维染整工艺的研究很多,并出现诸如双色、闪色等工艺。但不同组分在前处理中存在损伤、黄变、收缩,染料在各组分上相互沾色、色牢度降低,异色色相受限,难以染很纯的同色,鲜艳度下降等。这要求制定工艺时合理选用纤维组合和组织结构,根据每种组分的特性,合理制定染整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
近年来,后整理手段也层出不穷,炒霜花、酶洗、扎染、喷砂、轧花和涂层等各种加工手段丰富了面料的外观。功能性纺织品的市场也越来越大,如防水防油、透气、易去污、抗皱免烫易料理、抗菌卫生保健、阻燃、抗静电、抗紫外等。这些整理方式会使其它工序的染整工艺发生变化。例如,要进行后水洗的灯芯绒面料,染色后布面的死棉可以最大限度得到遮盖,前处理时无需重煮,或染色后再进行刷毛:要进行炒霜花、喷砂等后处理的面料最好选用硫化染料染色;要免烫整理的织物前道加工要尽可能保留强力:吸湿排汗织物需使用亲水性柔软剂等。
5.4 市场的交货期成本需求一次成功工艺
纺织服装业能否快速提供所需产品,已成了制造企业市场应变能力的体现。越来越短的交货期要求企业组织生产时必须快速响应,重现性好,一次准确。这种需求对工艺设计要素,如设备、原材料、染化料、人员素质和管理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企业需加速改造传统工艺,尽早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透明性;必须稳定坯源品质;选用优质的染化助剂;提升各层次人员素质,不断适应一次成功的生产节奏。
(责任编辑:作者)